畢業求職季的租屋焦慮,你也遇到了嗎?
「到底該先找到工作,還是先搞定住的地方啊?」每逢畢業求職季,這幾乎是所有應屆新鮮人心中的大疑問。面對即將踏入的社會與獨立生活,伴隨而來的不只是對未來的興奮,更多的是對未知、對搬家、對找房的迷茫與焦慮。根據調查,超過七成畢業生坦言在求職期間,租屋問題是他們最主要的壓力來源之一。
想像一下,好不容易拿到夢寐以求的 Offer,卻發現上班地點遠在天邊,通勤時間長達兩小時,每天光是交通就耗盡精力;或是為了省錢隨意租了一間房,結果發現環境不佳、隔音太差,不僅影響休息品質,更直接衝擊了新工作的表現…這些都是社會新鮮人租屋時可能遇到的真實窘境。
別擔心!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,但D編了解你的不安與迷茫,今天D編想跟大家分享「先找工作」與「先租屋」各別的利弊,並提供實際的應對方案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「黃金交叉點」,讓你求職租屋兩不誤!
👉關於第一次租屋要注意什麼,詳細可以參考《租屋要注意的100件事,超詳細「租屋檢查表」免費下載!》
👉租屋詐騙猖獗,你需要先知道《揭露租屋詐騙3大手法!租客自保權益一定要這樣做》
立即搜尋房源!
可短租、可租補、台水台電計費等各種特色房源等你來搜尋🔍
👉 點我搜尋租租通好房源

先找工作 vs. 先租屋?到底怎麼選才是最適合你的最佳選擇?
在做出決定之前,我們可能需要先釐清一個核心問題:你對「工作地點的明確性」和「個人生活穩定度」的重視程度為何?這兩者將直接影響你的決策方向。
🔸先找到工作,再租屋 – 適合求穩定、目標明確的你
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凡事有規劃、不喜歡變動的人,那麼「先找到工作」會是相對保守且風險較低的選擇。
優點:
地點最精準,通勤成本最佳化:當工作地點確定後,你就能精準鎖定工作地點周邊租屋,找到最適合的通勤距離和交通路線。這不僅能大幅節省每天的通勤時間與交通費用,例如減少每日 30 分鐘通勤,一年就能省下超過 120 小時,這些時間可用於提升自我或享受生活,同時也能有效減輕你荷包的負擔。
預算更明確,租屋無壓力:知道未來薪資水準後,你可以更合理、務實地分配租金預算。一般建議租金不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,透過實際薪資,你能避免租金過高導致生活緊縮,或是因為預算不足而錯失理想房源的窘境,更能避免未來因租金壓力而影響工作表現。
心理壓力較小,求職更踏實:「飯碗」是許多新鮮人最關心的課題。先搞定工作,再安頓住處,能讓你一步一腳印,心裡更踏實,求職過程也能保持更穩定的心態,專注於面試準備,無需分心處理租屋問題。
潛在缺點:
找房時間可能較壓縮: 一旦工作確定,公司通常會希望你盡快報到,這意味著你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找到房子並完成搬遷,選擇可能因此受限,也容易在時間壓力下做出衝動的決定,例如匆忙簽訂不符合需求的租約。
求職期間仍需住宿安排: 如果你的現居縣市與求職地點距離遙遠,在面試或等待結果期間,你可能需要額外尋找短期住宿。這會增加前期的一筆開銷,且居住環境可能不穩定,影響面試狀態。
D編建議:
善用短期彈性住宿:求職期間,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式,保有最大的彈性。
1.青年旅館/膠囊旅館 (日租/月租):適合預算有限、不介意共用空間的新鮮人。平均月租費可能落在 $5,000 –$10,000。
2.日租套房/Airbnb 短租:隱私性較高,但通常費用較高,適合短期密集面試。日租費約 $800 – $2,000。
3.共生公寓:提供獨立床位或小空間,但共用客廳、廚房等,有社群互動性,且通常有月租方案。月租費約$10,000 – $15,000。
4.借住親友家:最經濟實惠,但需考量交通便利性及對親友的影響。
5.善用平台搜尋短期租屋:例如用租租通來找房,你可以參考這篇《短期租屋怎麼找?尋找短期出租套房看篇 》 來找到適合的選項。
面試時預留找房期:在與公司確認入職日期時,可以禮貌性地詢問或告知自己需要保留約 1-2 週的找房與搬家期,避免到時手忙腳亂。例如:「由於我需要從外地搬遷並安頓住處,請問公司通常會給予新進人員多少的搬遷準備期?我預計會需要約一到兩週的時間完成這些事項,是否可行?」
🔸先租屋,再找工作 – 適合想先安頓、爭取時間的你
如果你渴望盡快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,想利用穩定環境衝刺求職,那麼「先租屋」會是你可以考慮的選項。
優點:
求職更從容,專注度提升: 有了固定的居住地點,你就能有個專屬空間,心無旁騖地準備面試資料、進行線上學習或模擬面試。你無需擔心住宿問題,也能更快熟悉周邊生活機能,例如哪些地方適合讀書、哪裡有便利的交通,從而提升求職效率。
時間較充裕,選擇更多元: 不必在找到工作後才匆忙找房,你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慢慢尋找、比較不同物件。從看房到簽約,都能從容不迫,從中挑選出更符合心意的理想居所,這能避免匆促下做出的錯誤決定。
空間好利用,生活品質先達標:即使還沒工作,擁有一個專屬空間也能讓你更快安頓下來,開始打造舒適的個人空間。例如,你可以佈置房間、建立規律作息等,提早享受並適應獨立生活的氛圍。這份穩定感對於面對求職的挑戰非常有益。
潛在缺點:
工作地點不確定性高:這是最大的風險,若未來工作地點離租屋處太遠,你可能面臨長時間通勤的困擾,例如每日通勤超過 1 小時,或是交通費暴增。更糟的是,你甚至可能需要重新找房,增加第二次搬家成本與時間,得不償失。
租約綁定風險與壓力:台灣大部分租賃合約為一年期,若在合約期間更換工作地點,可能面臨違約金、轉租不易等問題。違約金通常為一個月或兩個月租金,這會造成額外金錢損失與心理壓力。
初期經濟壓力較大:在還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,就需要先支付房租、押金(通常兩個月租金),以及搬家費用等。這對剛畢業新鮮人來說,會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,尤其若求職期拉長,生活可能更加拮据。
D編建議:
優先選擇交通樞紐區域:盡量選擇位於多條捷運、公車路線交會點的區域,方便你前往不同區域面試,未來工作地點的彈性也較大。盡量選擇位於多條捷運、公車路線交會點的區域,方便你前往不同區域面試,未來工作地點的彈性也較大。例如:若目標產業集中在內湖科學園區,但你又不確定最終公司地點,可考慮住在捷運文湖線沿線,或市中心交通便利處。同時,了解目標產業的地理分佈,有助於鎖定潛在租屋區域。
尋找彈性租期物件:務必優先尋找可短期租賃(如半年租)、可月租的物件,雖然這類物件通常租金會略高。如果只能找到一年約,務必在簽約前確認合約中是否有「可轉租」或「提前解約不扣費用」。詳細了解相關條款與費用,例如轉租的限制、提前解約的違約金計算方式等,並將這些條款白紙黑字寫進合約,避免未來糾紛。
👉關於怎麼找短期租屋,詳細可以參考《短期租屋怎麼找?尋找短期出租套房看這篇》
預先準備房東應對與財務證明:有些房東會要求提供工作證明或財力證明。如果還沒有,可以考慮請父母擔任保證人,提供其財力證明或在合約上共同簽名,增加房東的信任度。也可以準備好存款證明,顯示自己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初期租金和押金。

找到你的「黃金交叉點」!
綜合考量,對於還沒確定工作地點的應屆畢業生,D編建議你可以這樣思考:
如果你偏好穩定、不喜歡變動: 「先找到工作」會是相對保守且安全的做法。利用彈性住宿過渡,將資源集中在求職上。這種方式能讓你專心衝刺職涯,待目標明確後再穩妥安頓,降低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。
如果你需要一個安穩的據點來衝刺求職,且有足夠的初期預算: 「先租屋」可能更適合你。但務必謹記,租期彈性與交通便利性是你的兩大黃金原則。這能讓你更快適應獨立生活,擁有私人空間,但必須承擔初期經濟壓力與潛在的工作地點不確定性。
立即搜尋房源!
可短租、可租補、台水台電計費等各種特色房源等你來搜尋🔍
👉 點我搜尋租租通好房源
新鮮人求職租屋評估表
看完上面內容,是不是對「先找工作」還是「先租屋」有了更多想法呢?為了幫助你更快做出決策,D編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評估表。請針對以下問題,選出最符合你現況的答案,並計算總分,就能初步了解哪種方式可能更適合你!


畢業新鮮人找房,你還需要先知道這些!
除了先找工作還是先找房外,以下這些第一次找房要注意的事項,對於所有畢業新鮮人同樣重要:
1. 精準預算規劃:
黃金三分之一原則:你的月租金最好不要超過月收入的 1/3。例如,月薪 $30,000,租金上限約 $10,000。這能確保你還有足夠的錢應付伙食、交通、娛樂、儲蓄及其他必要開銷。
隱藏費用莫輕忽:除了租金和兩個月押金,別忘了還有管理費、水電瓦斯費、網路費、垃圾處理費,甚至搬家費、家具添購費等。首次租屋,建議準備至少 3-6 個月的備用金,以應對突發狀況或拉長的求職期。
2. 全面資訊蒐集與物件篩選:
常用租屋平台:善用租租通、 591、好房網、FB 租屋社團(如「租屋/買賣/套房/雅房/住辦/店面」社團、各大學校友租屋社團)等平台。
關鍵字篩選:利用「捷運站名」、「地區名」、「獨立套房」、「含家具」、「可短租」等關鍵字,快速篩選符合需求的物件。
辨識「地雷」:警惕租金過低、圖片模糊、要求預先付定金才可看房的物件。若房東不願意簽約、不提供身分證明,或合約內容有明顯不合理處,務必提高警覺。
3. 實地看房「不NG」清單:
屋況檢查:仔細檢查牆壁是否有壁癌、漏水痕跡,天花板、地板是否平整。
電器與家具:測試所有電器(冷氣、熱水器、冰箱、洗衣機)是否正常運作,確認家具(床、衣櫃、桌椅)的狀況是否良好。務必確認損壞責任歸屬。
通風與採光:打開窗戶,感受通風狀況;白天觀察採光是否充足,這會影響生活品質和電費。
隔音效果:在室內感受是否有噪音,可聽聽窗外、走廊或隔壁的聲音,了解隔音品質。
周邊環境:白天及晚上各看一次周邊環境,觀察是否有便利商店、超市、餐廳、垃圾處理地點,交通是否便利以及治安狀況。
4. 簽訂租賃合約的注意事項:
合約版本:務必使用內政部或崔媽媽基金會等合法公正的租賃合約範本。
👉點我至內政部網站下載住宅租賃契約書範本
條款細讀:逐條仔細閱讀合約,特別是:租期、租金、押金、支付方式、修繕責任歸屬(哪些項目由房東負責,哪些由租客負責)、提前解約條件與違約金、轉租條款、退租點交細節等。
點交清單與拍照存證:入住前務必與房東共同清點屋內所有家具、家電及設施,製作一份詳細的點交清單,並針對屋況瑕疵或設備磨損處拍照、錄影存證。這能避免退租時的糾紛。
身分確認:確認出租方是屋主本人或其合法代理人,要求提供身分證明文件。
👉出租方身分如何確認,你需要先知道《租屋簽約注意事項有哪些?了解3大重點流程,避開租屋糾紛沒煩惱!》
綜合以上的分析與建議,相信你已對「先找工作還是先租屋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。無論你選擇哪種方式,最重要的都是「提前規劃」與「彈性應變」!對自己的需求、期望,以及風險承受度有充分的概念,就能讓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,讓求職與租屋之路都順暢,成功開啟獨立新生活!
這段旅程是挑戰,更是成長的契機。現在,你已經擁有完整的了解。無論你選擇哪條路,租租通都將是你最強大的後盾,探索更多租屋選擇,讓你的獨立生活從現在開始,邁向成功!
立即搜尋房源!
可短租、可租補、台水台電計費等各種特色房源等你來搜尋🔍
👉 點我搜尋租租通好房源